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预制菜企业已超过 7.2 万家,仅 2021 年新增注册的预制菜相关企业就有 4031 家。在预制菜火爆的
风口上,有一批预制菜直营店或加盟店正黯然退场。
像舌尖英雄、趣店等开始转型、收缩,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曾表示“预制菜是猪狗食”,预制菜的火爆难道只是昙花一现,与之密切相关的制冷企业是否不需再布局预制菜?
既是“新风口”,更是“新蓝海”
1、万亿市场
预制菜,顾名思义,即以农、畜、禽、水产品为原料,配以各种辅料,经预加工(如分切、搅拌、腌制、成型、调味)等完成的菜品。用现代化标准通过中央厨房集中生产,随后采用急速冷冻技术或真空技术保存,以保持菜品的新鲜度和原有口味。
随着居民饮食消费升级和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,我国预制菜行业迎来“黄金时代”。同时,疫情防控常态化下,更多的消费行为由线下转到线上,也进一步加速了预制菜发展进程。
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为3459亿元,同比增长19.8%,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,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156亿,2026年达到10720亿元。而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报告则预测,预制菜市场规模未来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。

2、资本入局
预制菜行业的火爆发展,吸引了大批食品生产企业、餐饮企业和电商平台入局。关注到预制菜走红,资本也投身其中。据《2022 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洞察报告》统计,2020 年至 2021 年,国内预制菜行业融资次数高达 23 起,投资金额在百万元至亿元之间,参与投资方不乏红杉资本、经纬中国等知名机构。
国内较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速冻食品企业——安井食品,看重预制菜的发展前景和当前有利的市场竞争格局,布局、进军、发力预制菜肴市场,2019年-2021年,安井食品预制菜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.46亿元、6.73亿元、14.29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45.86%、38.13%、112.41%,2021年占总营收的14.21%。2010年,
山东省的惠发食品旗下预制菜品牌“大国味道”成立,正式进军预制菜市场;2022年以来,惠发食品更是将预制菜定位为主要产品战略。此外,三全食品、海欣食品等企业也纷纷涌向预制菜赛道,加大投入力度。
(制冷企业该如何布局,且待下回分解)
参与评论
共收到条评论